让“幸福”来敲门: 浙江东阳助残公益生态圈编织民生保障网
在浙江省东阳市,有这样一支队伍,他们以“红船精神”为指引,用爱心与坚守点燃了一片特殊的“花海”。这支由虞向红带领的东阳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,自2016年从“幸福蜗居”项目启航,逐步构建起“幸福花开”全域公益生态圈。他们聚焦各类困难人群的差异化需求,开展了一系列生活保障、心理支持、发展赋能、健康守护等多元化志愿服务,让残障人士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情。截至2024年底,“幸福花开”已收获累累硕果,荣获全国“四个100”最佳志愿服务项目、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公益慈善专项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,成为公益领域的一抹亮色。
“浙江省劳动模范”虞向红在分享助残事迹时,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(孙玥/摄)
幸福蜗居:筑牢安居根基,点亮生活希望
“最开始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公益,没有这么大的概念,就想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,做点力所能及的事。”回忆起走上帮扶之路的初衷,虞向红露出了笑容。二十六年来,虞向红扎根基层电力事业,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国家电网的专家人才。在工作中,他发现不少残障家庭、烈属家庭由于经济困难,房屋不是年久失修,就是存在着电路老化等诸多安全隐患。担忧之下,他萌生了“帮一把”的念头:怎么才能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,让他们住的安全、住的舒服?在虞向红的沟通下,东阳市残联、住建局、国家电网等多方凝聚合力,“幸福蜗居”项目由此诞生。这是“幸福花开”绽放的第一缕芬芳,它以解决困难家庭“住有所居”为起点,为残障人士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,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“幸福蜗居”走进四川省南江县排查住房情况。(受访者供图)
截至2024年底,“幸福蜗居”已为浙江、四川等地 246户家庭修缮住房,让他们告别了破旧与隐患,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家。在此基础上,项目更延伸出诸多暖心举措:为具备条件的家庭安装屋顶光伏,让阳光转化为可持续的“造血”收益;为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开展技能培训,助力14人实现就业,点燃自力更生的火苗;为受助家庭的孩子牵线“幸福种子”结对助学,65名困难学子因此获得了更光明的求学路。从一间安全的房屋,到一份稳定的收入,再到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,“幸福蜗居”已不仅是简单的危旧房改造,更是一个从“安居”到“乐业”的全链条帮扶过程。
幸福轮友:破茧成蝶,重塑生命精彩
脊髓损伤,往往意味着人生轨迹的骤然改变,许多人因此陷入封闭的世界,不再对外界敞开心门。“幸福轮友”项目如同一位耐心的引路人,把有着相同困境的伤友们凝聚起来,大家相互鼓励、相互扶持,以进阶式帮扶为脊髓伤友点亮了重建生活的灯塔。
当虞向红在群里甩出“无障碍首都行”招募令时,轮友们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。谁还没个首都梦呢?看到招募令的那一刻,周姐高兴坏了。自从15岁患上脊髓炎,她已在轮椅上渡过了29年的岁月,“我做梦都想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!”而这一次,她的梦想成真了。开心之余,周姐不免也有重重顾虑:去北京搭乘高铁方便吗?坐轮椅怎么爬长城?挤地铁会不会被卡住?自己的自理水平有限,长途出行会不会给别人带来太重的负担?……她把自己的担忧讲述给轮友,没想到大家都纷纷鼓励她报名参加,几名自理能力较好的轮友还表示,他们会照顾她。于是,她下定决心报了名。当这群特殊的游客坐着轮椅,登上八达岭长城,和大多数轮友一样,周姐的眼睛湿润了,她展开双臂,放声呐喊,为自己冲破命运的挑战而欢呼。这一刻,他们再生羽翼,向阳而生。
27位“幸福轮友”和志愿者队伍一起携手并进,共攀长城。(受访者供图)
“因为自己淋过雨,也想替别人撑把伞。”曾经困在家中的残障人士,在“幸福轮友”项目中破茧成蝶,通过公益平台翩翩“起舞”。除了组织轮跑、登山、观看亚残运会等活动,他们还在公益集市上为市民修理小家电,在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为环卫工人配锁,在马拉松现场的中心舞台上表演轮椅太极等。令人动容的是,许多轮友在获得帮助后,组建了“向阳新生志愿队”和“残健共融宣讲团”,以自身经历激励他人,反哺社会,以自强不息的经历传递坚韧与梦想的力量。
幸福“光”影:以声为翼,共沐文化暖阳
对于视障人群而言,光影世界似乎遥不可及。“幸福‘光’影”项目以创新的“1+2+3”模式,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精神文化殿堂的大门,让视障人士也能共享时代发展的文化成果。
幸福“光”影活动组织东阳、磐安112名视障朋友无障碍观影。(受访者供图)
“1”套完整的工作体系,确保了服务的有序开展:与东阳市各乡镇残联合作组织观影,链接视频平台与讲解志愿者,保障内容稳定供应;“2”种观影体验模式,满足了不同需求:既可通过视频APP的无障碍剧场自主观看,也能在志愿者的现场解说下,“听”懂电影故事讲述的悲欢离合;“3”类专业培训,分别提升了视障人士的观影体验、普通志愿者的服务能力以及讲述志愿者的解说水平。
每一次观影,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。100多位视障人士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,“看”到了电影中的万千世界,丰富了精神生活。用声音描绘色彩,用爱心传递温暖。“幸福‘光’影”同时向脊髓损伤伤友、肢残群体等开放,让更多残障朋友得以共沐文化暖阳。
当“幸福”来敲门,敲开的不仅是一扇扇家门,更是一颗颗曾经紧闭或迷茫的心灵。金华市残联整合相关部门资源,依托社会助残力量,充分挖掘公益组织、慈善力量等助残爱心资源,持续营造全社会助残扶残的浓厚氛围。“幸福花开”全域公益生态圈在政府和社会的托举下,以精准的服务、专业的支撑、持续的关爱,让幸福的花朵在每个需要的角落悄然绽放,芬芳了岁月,温暖了人心,也为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向善力量。(编审:奚婷 作者:孙玥)
- 上一篇:沈醉回忆录我这三十年(42)
- 下一篇:没有了